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导论
4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9/17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西北大学
开课教师李静
学科专业哲学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7/21 - 2026/01/2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说明逻辑学是思想的武器、认识的工具、科学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不同的概念构成的逻辑系统。作为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的基础性也就决定了其在社会中广泛的适用性。从聊天说话、交流沟通、面试考核、到学术论辩、科学理论的提出、实际模型的构建,逻辑学的基本思维规律无处不在。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
李静
推理的组成及其评价
李静
概念
概念
李静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李静
概念的种类
李静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李静
定义
李静
划分
李静
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的含义和结构
李静
直言命题的种类
李静
直言命题的逻辑特征
李静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李静
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李静
换质法与换位法
李静
直言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的含义与特征
李静
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
李静
直言三段论的格
李静
直言三段论的式
李静
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的构成及特点
李静
复合命题的种类
李静
真值表方法和归谬赋值法
李静
常见的重言等值式
李静
命题逻辑
常见复合命题的推理
李静
真值表方法的应用
李静
重言蕴涵式
李静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及应用
李静
条件证明法和间接证明法
李静
谓词逻辑
谓词、个体词与量词
李静
量词的消去与引入规则
李静
量词的交换规则
李静
关系谓词与量词的重叠
李静
模态命题
模态词和模态命题
李静
模态对当关系
李静
归纳逻辑
因果推理
李静
论证和批判性思维
论证的含义
李静
论证的方法
李静
反驳与反驳的方法
李静
论证的规则
李静
批判性思维
李静
  • 第一章绪论

    “逻辑”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文“Logic”的音译,而英文“Logic”又源于希腊文“逻各斯”,其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 1.1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

    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

  • 1.2推理的组成及其评价

    推理的组成及其评价

  • 第二章概念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是概念的对象范围和数量。

  • 2.1概念

    概念

  • 2.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2.3概念的种类

    概念的种类

  • 2.4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 2.5定义

    定义

  • 2.6划分

    划分

  • 第三章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是断定一类对象的全部或部分是否包含在另一类对象之中的命题。

  • 3.1直言命题的含义和结构

    直言命题的含义和结构

  • 3.2直言命题的种类

    直言命题的种类

  • 3.3直言命题的逻辑特征

    直言命题的逻辑特征

  • 3.4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 3.5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 3.6换质法与换位法

    换质法与换位法

  • 第四章直言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简称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一个共同项的直言命题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

  • 4.1直言三段论的含义与特征

    直言三段论的含义与特征

  • 4.2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

    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

  • 4.3直言三段论的格

    直言三段论的格

  • 4.4直言三段论的式

    直言三段论的式

  • 第五章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是包含其他命题作为组成成分的命题。

  • 5.1复合命题的构成及特点

    复合命题的构成及特点

  • 5.2复合命题的种类

    复合命题的种类

  • 5.3真值表方法和归谬赋值法

    真值表方法和归谬赋值法

  • 5.4常见的重言等值式

    常见的重言等值式

  • 第六章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

  • 6.1常见复合命题的推理

    常见复合命题的推理

  • 6.2真值表方法的应用

    真值表方法的应用

  • 6.3重言蕴涵式

    重言蕴涵式

  • 6.4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及应用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及应用

  • 6.5条件证明法和间接证明法

    条件证明法与间接证明法

  • 第七章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即是对直言三段论逻辑和命题逻辑的扩展,谓词逻辑将一个简单命题最终分解为谓词、量词和个体词。

  • 7.1谓词、个体词与量词

    谓词、个体词与量词

  • 7.2量词的消去与引入规则

    量词的消去与引入规则

  • 7.3量词的交换规则

    量词的交换规则

  • 7.4关系谓词与量词的重叠

    关系谓词与量词的重叠

  • 第八章模态命题

    “模态”一词是英语modal的音译,含有模型、情态等意思。模态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普通逻辑学一般只研究狭义的模态逻辑。

  • 8.1模态词和模态命题

    模态词和模态命题

  • 8.2模态对当关系

    模态对当关系

  • 第九章归纳逻辑

    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拥有某种属性推出这类事物全体都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 9.1因果推理

    因果推理

  • 第十章论证和批判性思维

    论证是根据真命题或假定为真的命题来确定另一个命题为真的推理过程。

  • 10.1论证的含义

    论证的含义

  • 10.2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

  • 10.3反驳与反驳的方法

    反驳与反驳的方法

  • 10.4论证的规则

    论证的规则

  • 10.5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

    1.2 推理的组成及其评价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概念

    2.1 概念

    2.2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3 概念的种类

    2.4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2.5 定义

    2.6 划分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直言命题

    3.1 直言命题的含义和结构

    3.2 直言命题的种类

    3.3 直言命题的逻辑特征

    3.4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3.5 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3.6 换质法与换位法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直言三段论

    4.1 直言三段论的含义与特征

    4.2 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

    4.3 直言三段论的格

    4.4 直言三段论的式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复合命题

    5.1 复合命题的构成及特点

    5.2 复合命题的种类

    5.3 真值表方法和归谬赋值法

    5.4 常见的重言等值式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命题逻辑

    6.1 常见复合命题的推理

    6.2 真值表方法的应用

    6.3 重言蕴涵式

    6.4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及应用

    6.5 条件证明法和间接证明法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谓词逻辑

    7.1 谓词、个体词与量词

    7.2 量词的消去与引入规则

    7.3 量词的交换规则

    7.4 关系谓词与量词的重叠

    视频数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模态命题

    8.1 模态词和模态命题

    8.2 模态对当关系

    视频数2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归纳逻辑

    9.1 因果推理

    视频数1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论证和批判性思维

    10.1 论证的含义

    10.2 论证的方法

    10.3 反驳与反驳的方法

    10.4 论证的规则

    10.5 批判性思维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