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认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本章介绍班级、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当前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理解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1.1 班级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理解“班级”的涵义,掌握班级的构成要素;了解班级的产生与发展,在区分“班级”与“班集体”的概念中明确班集体的作用。
-
●1.2班主任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在了解我国班主任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理解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发展趋势。
-
●1.3班主任的岗位职责
从宏观上把握班主任的岗位职责,理解“教育职责”所包含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
●1.4班主任和“班级管理”
认识“班级管理”的要素,了解班级管理的地位以及班主任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创造民主化的管理打下基础。
-
●1.5当前我国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
本节介绍现实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帮助学习者认清班主任工作走向专业化的必要性。
-
●1.6走向“班主任专业化”
本节分三个小节介绍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由来、基本内容和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
-
第二章小学班级管理概述
本章由“班级管理”细化到“小学班级管理”,介绍小学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特点,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工作理念的变化。
-
●2.1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本节在介绍小学班级功能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
●2.2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学生
管理学生首先要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本节从认知等方面讲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
●2.3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
本节通过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以及工作艺术来展现小学班主任应有的形象。
-
●2.4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理念
本节分四个小节讲解班主任应具备的学生观、“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以及发展性的多元评价观,并介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此理论来启发班主任重视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
-
第三章小学班级的组建
在从理论和宏观层面认识了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之后,本节学习班主任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怎样组建班级。
-
●3.1班主任的法制意识
本节介绍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班主任应如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
●3.2以法治班的实现途径——班规
本节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了班规理论后再听听一线老师的经验分享,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
●3.3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本节学习班干部选拨与培养的方法,并结合一线班主任的经验分享让学习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
第四章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本章在第一二章的基础上、承接第三章,让“班级管理”落地,具体细化到班级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教学习者从点滴着手,学会管理班级。
-
●4.1班级日常管理
本节介绍班级日常管理的具体内容,又以班主任一天的工作为例把日常管理内容逻辑化,有助于“准班主任”理解、操作。
-
●4.2班级环境管理
本节介绍班级环境管理,即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也可以说是教室环境的布置。通过每面墙的设计让学生受到精神熏陶。
-
●4.3座位的编排
本节介绍班级日常管理的一个细节——编排座位,教会“准班主任”如何处理座位问题。
-
●4.4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奖惩
本节介绍班级管理的另一个细节——奖惩。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它具体体现为表扬与批评。掌握好表扬与批评的方法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
第五章小学班级活动的组织
小学班级活动的组织包括组织晨会、开展班级例会、举办主题班会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本章要使学生理解和认识班主任在小学班级活动组织中的职责。
-
●5.1晨会
本节介绍晨会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组织晨会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
●5.2少先队工作之我是少先队辅导员
本节介绍少先队工作。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班主任要了解基本的少先队知识。
-
●5.3班级例会及思想教育
本节介绍班级例会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明确其思想教育的作用,并通过一线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思想教育。
-
●5.4主题班会
本节讲解主题班会的类型以及其设计与组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教学习者学会开主题班会。
-
●5.5主题班会实践课
本节课是案例展示课。主要展示在实际课程进行中开展得较好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该展示让上节课的理论知识得以立体呈现。
-
●5.6组织课外活动
本节讲解课外活动的特点、作用以及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并以案例形式使之具体化。
-
第六章小学班级学风建设
学风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本章介绍班主任如何进行小学班级学风建设,有效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等。
-
●6.1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本节讲解学风建设的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给学习者激发动机的方法。
-
●6.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节介绍中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
-
●6.3形成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学习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并提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
●6.4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本节介绍中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并提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途径和方法。
-
第七章班主任与其他教育者的沟通
本章介绍班主任与其他教育者的沟通,包括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社区的合作沟通等。
-
●7.1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沟通
本节在讲解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后,又提出了班主任如何协调自己、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
●7.2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本节介绍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并以一线班主任的实际案例来启发学习者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
●7.3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本节在认识“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基础上,明确社区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并介绍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中的“因材施教”
本章节介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应对偶发事件以及针对个性化学生应具备的教育技能,并以班主任计划和总结的撰写来间接服务于“因材施教”。
-
●8.1偶发事件的处理
本节介绍偶发事件的特点和处理步骤,以及常用的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
●8.2个性化教育技能
本节讲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它表现在多个方面,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教育、培养方法——成长记录袋。
-
●8.3学生操行评价
本节学习学生操行评语的撰写,介绍操行评语撰写的要求和方式。
-
●8.4“因材施教”中的特例
本节课通过两个短片来加深大家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一个是“多动症”孩子的特征,一个是性安全教育问题。
-
●8.5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中的“因材施教”
本节是对本门课程的收束和总结,主要介绍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的撰写,以及从各个方面总结了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的十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