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教你开药方(方剂学)
名中医教你开药方(方剂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20
开课时间2025/09/04 - 2026/01/1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一、讲方剂学的概念、性质和任务:让学习者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方剂学,学习这门课程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什么意义?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方剂学这门课? 

二、讲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方剂学发展史、方剂的分类、剂型及其煎服法。治法的基本理论和八法的内容;方剂的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理论;方剂组成变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临床意义。    

三、讲经典名方:包括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病证分析、方解、配伍特点、临床运用以及相似方剂的鉴别比较等,参照国家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教学大纲、国家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考试指南,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类的方剂。包括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安神剂、开窍剂、固涩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等16类方。提供150首方的PPT和41首方的讲课视频。

四、讲课方法和特色:一是专业性强,全部课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学团队负责,该团队也是广东省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全世建为国家“双一流”学科中医方剂学学科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二是实用性,每一首方都通过授课教师自己的临床用方体会和其他名家运用该方的医案,说明该方的临床使用方法、用方要点及病证选择等,对临床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三是兼顾中医药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每首方均根据中医辨证论法体系,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对方剂进行解读;四是通俗易懂,讲课中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讲清楚方剂特色和运用要点。

你将收获什么?

一、能够系统了解方剂学这门课的发展历史和方剂学作为中医辨论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掌握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自已中医思维方式,为以后开展中医药临床、生产、研究、药事服务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三、掌握一定量经典名方,中医专业学生90首左右,中药专业学生60首左右,通过对经典方剂的学习,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辨证用方的能力;培养中药专业中医思维方式和提高他们临床药事服务和创新药物研发能力。

四、为中医药在职人员提供方剂学岗位技能培训服务:方剂学是中医药工作人员岗位培训、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能够为中医药工作人员提供技能指导。

五、提高中医药爱好者、普通群众中医药科普知识水平。

适合什么人学习?

主要适合以下三类人员学习: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及中医药相关专业,作为线上学习课程,提高他们方剂学专业水平;二是从事中医药临床、研究、生产、服务等工作人员,为他们职业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服务;三社会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日常采用中医药调养的普通群众,提高他们中医药科普知识水平和日常方药运用能力。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总论
  • 解表剂
  • 泻下剂
  • 和解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表里双解剂
  • 补益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治风剂
  • 治燥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驱虫剂

总论

1.1 总论

1.2 单元测试

解表剂

2.1 辛温解表-麻黄汤

2.2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2.3 辛温解表-桂枝汤

2.4 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

2.5 辛凉解表-银翘散

2.6 扶正解表-败毒散

2.7 单元测试

泻下剂

3.1 寒下-大承气汤

3.2 温下-温脾汤

3.3 润下-麻子仁丸

3.4 逐水-十枣汤

3.5 单元测试

和解剂

4.1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4.2 调和肝脾-四逆散

4.3 调和肝脾-逍遥散

4.4 调和寒热-半夏泻心汤

4.5 单元测试

清热剂

5.1 清气分热-白虎汤

5.2 清营凉血-清营汤

5.3 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

5.4 清脏腑热-龙胆泻肝汤

5.5 清脏腑热-导赤散

5.6 清虚热-青蒿鳖甲汤

5.7 单元测试

温里剂

6.1 温中祛寒-理中丸

6.2 回阳救逆-四逆汤

6.3 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

6.4 单元测试

表里双解剂

7.1 葛根黄芩黄连汤

7.2 表里双解-大柴胡汤

7.3 单元测试

补益剂

8.1 补气-补中益气汤

8.2 补血-归脾汤

8.3 补阴-六味地黄丸

8.4 补阳-肾气丸

8.5 单元测试

固涩剂

9.1 四神丸

9.2 单元测试

安神剂

10.1 朱砂安神丸

10.2 单元测试

开窍剂

11.1 安宫牛黄丸

11.2 单元测试

理气剂

12.1 行气-越鞠丸

12.2 降气- 苏子降气汤

12.3 单元测试

理血剂

13.1 血府逐瘀汤

13.2 理血剂-补阳还五汤

13.3 温经汤

13.4 单元测试

治风剂

14.1 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

14.2 疏散外风-消风散

14.3 平息内风-镇肝熄风汤

14.4 平息内风-天麻钩藤饮

14.5 单元测试

治燥剂

15.1 轻宣外燥-杏苏散

15.2 滋润内燥-百合固金汤

15.3 单元测试

祛湿剂

16.1 化湿和胃-藿香正气散

16.2 清热祛湿-三仁汤

16.3 利水渗湿-五苓散

16.4 温化水湿-真武汤

16.5 单元测试

祛痰剂

17.1 二陈汤

17.2 温胆汤

17.3 单元测试

驱虫剂

18.1 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