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4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02
开课时间2025/09/10 - 2025/12/31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既有美学理论的阐释,又有美的现象和形态的生动呈现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美理想和情趣,贴近他们的审美关怀,与他们一起解答审美疑问,增长美学知识,从而提升审美修养和素质。课程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 导论,通过鲍姆嘉通对美学的界定以及席勒的“情感教育”理论,提出我们对美育的认识;接着由现代美育之路转向对当代美学 “艺术之死”、“美育转向”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第二章 美术之美,首先在表现与再现中感受不同的审美趣味,接着梳理东方的“意境”追求和西方的“优美与崇高”,并从中总结出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与交融。

 第三章 诗歌之美,则从意象创造、情感律动两个方面提出创作的本质,试图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并试图解释当代语境下诗歌与诗人的存在价值。

 第四章 戏剧之美,梳理其发展的源流和脉络,从戏剧的艺术表现本质上阐述了虚拟性、时空性、戏剧场等概念。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体验当代戏剧作品。

 第五章 人生之美,试图从艺术哲学的角度解读人生和自我。从“向死而生”的命题中解读存在的价值。理解人类自我实现与超越、创造的社会意义。最后回到当下,如何在物欲中寻求真我。

 第六章 小城之美,本章抓住潮州日常生活中细水长流的美好,突出生活化、日常化特点,彰显小城慢生活中自成体系、荣辱不惊的美学态度。

 人文教育的内核与其说是智育和德育,不如说是美育。通过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这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美育》慕课由此而生。

课程大纲
导论:美育新识
1.1.审美教育溯源;
1.2.美育先驱;
1.3.审美教育的感性品质;
1.4.日常生活审美化;
直播回放:让我们一起谈谈生活中的美
美术之美:心灵的风景(上)
2.1.再现与表现;
2.2.优美、崇高与荒诞。
直播回放:小便器可以是艺术品吗?
美术之美:心灵的风景(下)
3.1.意境;
3.2.中西方艺术;
诗歌之美:情感的家园
4.1.抒情表意;
4.2.意象;
4.3.音韵节奏;
4.4.“语言的语言”;
直播回放:诗离我们有多远
戏剧之美:读白与对话
5.1.剧场之美;
5.2.表演之美;
5.3.动作之美;
5.4.仪式之美;
人生之美:意义的追寻
6.1.向死而生——人生之美的前提;
6.2.志业——人生之美的实现路径;
6.3.有趣——人生之美的光晕;
6.4.初心——人生之美的归宿;
直播回放:审美人生-少年,你和世界好好聊聊
小城之美:潮州之美
7.1 “小巷深处、平常人家”—潮州小城之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