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与法治
6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21
开课时间2025/09/28 - 2026/01/28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这门课程是以教育部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依据进行设计的。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围绕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确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如何传承与发扬伟大的中国精神,如何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如何践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道德修养,如何培养法治思维等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情怀、有正义品质的人,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人,帮助当代大学生拥有美好生活。

本课程的大纲如下:

1 绪论

1.1 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 

2 人生的青春之问

2.1 人的本质

2.2 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2.3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4 反对拜金主义

2.5 章节测验

3 坚定理想信念

3.1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

3.2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3.3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4 章节测验

4 弘扬中国精神

4.1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4.2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4.3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4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4.5 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6 章节测验

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5.2 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3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5.4 章节测验

6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1 道德的起源

6.2 道德的力量

6.3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6.4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6.5 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6.6 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6.7 如何做有道德的网民

6.8 敬业精神:大学生就业之路的基石

6.9 章节测验

7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7.1 法律的含义

7.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7.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7.4 我国的法律部门

7.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7.6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7.7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8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7.9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10 法治思维及其培养

7.11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7.12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7.13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7.14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7.15 章节测验

8 后记。

 


你将收获什么?

本课程希望带给你的收获是:

1)了解自我,探寻人生意义,端正人生态度,探究人生价值,学会做一个大写的人。

2)明确人生理想,开展人生规划,学会做一个脚踏实地、有远大目标的人。

3)坚持忠诚爱国,敢于创新,学会做一个有家国情怀、奋发进取的人。

4)保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学会做一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5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会做一个温暖的人。

6)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做一个有规则意识和法治素养的人。

适合什么人学习?

这门课程适合什么人学习?

所有奋发进取的新时代青年是本课程的学习主力军。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绪论
  • 人生的青春之问
  • 坚定理想信念
  • 弘扬中国精神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后记

绪论

1.1 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

人生的青春之问

2.1 人的本质

2.2 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2.3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4 反对拜金主义

2.5 章节测验

坚定理想信念

3.1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3.2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3.3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4 章节测验

弘扬中国精神

4.1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4.2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4.3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4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4.5 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6 章节测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5.2 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3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5.4 章节测验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1 道德的起源

6.2 道德的力量

6.3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6.4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6.5 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6.6 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6.7 如何做有道德的网民

6.8 敬业精神:大学生就业之路的基石

6.9 章节测验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7.1 法律的含义

7.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7.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7.4 我国的法律部门

7.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7.6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7.7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8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7.9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10 法治思维及其培养

7.11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7.12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7.13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7.14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7.15 章节测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