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期)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27
开课时间2025/09/30 - 2026/01/11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1.知识目标

Ø 弄清楚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牢牢把握一个主题(两大历史任务),增进两个了解,领会四个选择”和“三个为什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能力目标

Ø 提高分析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能力。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3.素质目标

Ø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你将收获什么?

 

Ø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历史;

Ø 从整体上探索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Ø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适合什么人学习?

1.本课程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2.本课程的核心在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把握“一个主题”、做到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和“三个为什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本课程包括导言和共10章内容,从1840年一直讲到现在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绪论
  • 上编 综述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中编 综述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下编 综述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教案讲稿
  • 建党100周年相关视频资料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说课

0.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0.2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0.3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和教材的基本框架

拓展阅读

上编 综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上编.1 侵略“有功”论——如何看待西方列强的侵略

上编.2 李约瑟之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上编.3 家门口的陌生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

上编.4 家门口的陌生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上编.5 “双半”社会——内涵与特征

上编.6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上编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

1.1 民族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2 救亡图存——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章 非标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

2.1 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抗争

2.2 洋务事业——兴办及指导思想

2.3 洋务运动——历史作用及失败

2.4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第二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

3.1 “新政”不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

3.2 三民主义——孙中山与民主革命纲领

3.3 革命还是改良?——辛亥革命前的论战

3.4 走向共和——民国的创建

3.5 共和梦碎——袁世凯窃国与辛亥革命失败

第三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中编 综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编.1 不堪重负——“三座大山”的重压

中编.2 道路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中编综述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与要求

4.1 新文化运动——两个“洋先生”

4.2 百年回首——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

4.3 曙光一线——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

4.4 开天辟地——党的创建

4.5 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4.6 国共转变——第一次国共合作

4.7 功败垂成——大革命

第四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与要求

5.1 改易旗帜——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5.2 三大起义——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5.3 四篇文章——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探索

5.4 历史史诗——伟大的长征与长征精神

5.5 遵义会议——三次“左”倾与历史性转折

5.6 “打土豪,分土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运动

第五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

6.1蓄谋已久——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6.2 罄竹难书——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6.3 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4 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抗战

6.5 路线方针——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方针

6.6 开辟发展——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

6.7 根据地建设——政治、经济和文化

6.8伟大工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9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10 胜利到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的与要求

7.1 和战风云——国共两党内战前的较量

7.2 军事对决——国共两党内战中的较量

7.3 经济对决——国共两党内战中的较量

7.4 政治对决——国共两党内战中的较量

7.5 肝胆相照——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6 开国大典——新中国的创建

7.7 三大法宝——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七章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下编 综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下编.1辉煌进程——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编综述 测验题

下编综述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与要求

8.1 巩固政权——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工业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3 历史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

8.4 互助合作——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5 和平赎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八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9.1 良好开局——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探索

9.2 严重曲折——“大跃进”及其纠正

9.3 严重曲折——“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4 深刻教训——对错误进行科学分析

9.5 成就斐然——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第九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0.1 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10.2 新的起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章 非标准化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目的与要求

11.1 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十一章 非标准性答案测验题

拓展阅读

教案讲稿

视频录制教案讲稿 可下载

总复习 可下载

5份教学设计 供参考

建党100周年相关视频资料

山河岁月

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

旗帜

世界周刊2021-09

今日关注2021-09

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重要讲话